協會參加農資商品電子代碼編碼規范培訓班
http://m.njwlhjs.com/xiehui/3456_sdnzxh 2014/12/11 9:15:55 瀏覽次數:1877
6月10—13日,由中華供銷合作總社農資局、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舉辦的“農資商品電子代碼(EPC)編碼規范培訓班”在江蘇無錫舉辦。
6月10—13日,由中華供銷合作總社農資局、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舉辦的“農資商品電子代碼(EPC)編碼規范培訓班”在江蘇無錫舉辦。來自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0余位學員參加了培訓。中華供銷合作總社農資局副巡視員、農資流通協會符純華,無錫市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劉弼晨到會并講話。協會辦公室主任隋艷紅參加了此次培訓。
符純華在開班儀式上說,農資商品編碼規范是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的基礎,是農資流通智能化信息技術應用、農資管理與流通智能化服務平臺建設的前提。因此,制定并實施一套嚴謹科學的農資商品電子代碼編碼標準,成為規范農資市場流通秩序,有序管理農資行業行為的迫切需要。近年來,中華供銷合作總社大力倡導建設農資質量追溯體系,這是農資企業保障農資供應、服務“三農”的重要舉措,也是農資打假工作變事后打假為事前打假,確保放心農資下鄉的技術保障。
當前國產農資商品具備條碼等信息采集載體的產品不足總量的1%,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來約束農資商品,特別是難以采集和儲存與農資商品相關的生產、流通及使用信息,這一現狀嚴重阻礙了農資流通的信息化建設,特別是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2012年,總社農資局組織中科院合肥所、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中農流通協會等單位負責起草了《農資商品電子代碼編碼規則》行業標準。經過一年多嚴謹細致的工作,2013年10月25日,國家標準委和供銷總社批準發布了該標準,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為我國農資商品統一編碼提供了有效的依據,填補了國內農資商品電子代碼編碼規范的空白,對促進農資行業及產業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符純華勉勵大家要認真領會標準要求,加大標準的宣傳、貫徹與推廣應用力度,使標準落到實處,發揮應有的作用。
培訓期間,中農流通協會秘書處對當前農資市場形勢、農資政策進行了分析,物品編碼中心杜寒主任、中科院合肥智能所宋良圖研究員,分別對產品電子代碼(EPC)、編碼規范、物聯網建設的知識和應用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并對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農資經營與服務進行了全新的分析。無錫市供銷社劉弼晨副主任介紹了供銷合作總社“農資物聯網”無錫應用示范基地建設情況,來自上農網、安徽輝隆農資集團及種子集團的專家還分別就農資電子商務和物聯網應用情況做了詳細的匯報。代表在討論中,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紛紛就培訓的相關內容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6月13日,參訓代表實地參觀了供銷總社物聯網應用與示范基地以及中科院物聯網發展研究中心,切身實地感受EPC編碼規范給行業帶來的創新變化。
,符純華在總結中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強化標準的學習,作為行業的“法律”,農資企業應該自覺遵守并加強應用;二是關注行業發展趨勢,突破傳統思維,積極調整自身,適應行業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三是農資企業既要奮力拉車,也要抬頭看路,大力爭取政策支持。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