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njwlhjs.com/xiehui/3456_capda 2011/9/2 9:32:11 瀏覽次數:1121
2011年5月16至18日,
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在成都市召開了“植物生長調節劑座談會”, 座談會由劉堅會長主持。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農業科學院植保所、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北京市農業科學院、四川省農藥檢定所的有關領導和專家,以及部分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生產、經營和應用單位代表出席了座談會。會議認為:發展和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應該通過引導社會正確認識植物生長調節劑、幫助農民科學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完善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的管理等措施,使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確保國家糧食、保障農產品的充足供應和質量以及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在生物科學理論指導下,采用化學合成或微生物發酵的方法制取的,具有特定生理調節功能的簡單有機化合物,可用于調節植物的生長和發育且低毒或微毒,在增強植物的抗逆性以及在促根、保果、保鮮、提質和增產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在國內外的農業生產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銷售額約15億美元,占農藥總銷售額的5%左右,并以每年10%速度增長;其中,美國EPA批準登記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成分已有20多種、產品達200多個。我國生產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也有30多年的歷史,目前已登記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有587個,涉及有效成分近40個,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階段。
今年以來,國內連續出現有關“乙烯利催熟香蕉危害人體健康”的不實報道以及對“膨大劑導致西瓜爆炸”和“黃瓜”的過度渲染,使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備受質疑。不僅在廣大消費者中造成恐慌心理,也給農產品供應、農民增收乃至植物生長調節劑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與會代表認為,上述現象的產生,有著錯綜復雜的原因,當前主要存在以下4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缺乏有關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的正面宣傳,社會大眾缺乏對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正確認識,遇有媒體的不實報道,很容易在社會上引起恐慌。
二是在植物生長調節劑實際應用中,依然存在著錯誤選用、過量使用和使用時機不當等技術問題,不僅難以達到預想的使用效果,還可能給農民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
三是部分農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生產企業,將未經登記或以肥料名義登記的產品直接投放市場。這些產品中有的不僅質量低劣,而且在產品的標識和說明中往往擴大使用范圍、夸大使用效果,容易誤導農民,在給農業生產帶來危害的同時,也會成為農產品的質量隱患。
四是目前我國植物生長調節劑企業大多是仿制生產國外的產品,自主創制的產品少且劑型落后,難以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
為發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與會代表建議:
一是加大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科普宣傳。利用電視、廣播、報刊和網絡等媒體并以適當的形式,客觀宣傳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效果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等基礎知識,人們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疑惑和排斥心理、增強人們對農產品的消費信心;同時,進一步完善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并與媒體建立宣傳合作機制,努力減少或防止出現有關的不實報道。
二是指導科學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生產企業要更加重視對農民的技術服務,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指導農民科學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農業生產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努力減少農業損失、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
三是完善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的管理。通過健全和細化登記標準、區別情況適當簡化登記資料要求以及加強調節劑機理與毒性研究等措施,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的管理;鼓勵企業積極登記合格產品、打擊制售偽劣產品行為,凈化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市場,為農業生產提供合格的調節劑產品。
四是支持植物生長調節劑產業的發展。國家應該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支持科研單位和企業自主創制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新產品和新劑型,降低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生產成本、提高調節劑產品的性和易用性,促進植物生長調節劑產業加快發展,增強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