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njwlhjs.com/xiehui/3456_bjsx 2010/4/26 10:19:05 瀏覽次數:1068
我國農作物品種創新,仍以科研教學單位為主體,積累了大量育種經驗和成果,但缺乏的成果轉化推廣體系。種子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普遍較低,成效不佳。而且,總體上科技創新資源分散、低水平重復等諸多與產業化不相適應的現象還比較嚴重。與此同時,世界種子企業以合資、合作、辦事機構等多種形式,已經登陸種業市場,經過多年的資源篩選,批新品種已陸續通過國家或省市審認定,后備品種呈梯隊型厚積薄發之勢,顯示了其商業化育種的潛力,對種業特別是種業的創新體制形成了挑戰。
當前種業的競爭是品種競爭,我國尚無公開、公共和公益性的品種轉讓機制,為了在科研成果與企業開發之間搭建轉化合作平臺,并探索種業知識產權的民間保護方式,2009年北京種子協會實施了“農作物種子(種苗)交易和品種權保護平臺建設”工程,繼2007、2008年之后第三次舉辦品種轉讓活動。
共征集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陜西、遼寧、吉林等地自愿參加轉讓的玉米、小麥、蔬菜、向日葵、
棉花等作物品種100個。其中,
玉米品種71個,有61個品種在北京市順義區安排種植試驗展示,包括普通春播品種32個、春播糯玉米品種7個、普通夏播品種14個、夏播甜玉米品種8個。除本次活動外,已于2009年6月3日舉辦小麥轉讓品種觀摩會,其它蔬菜、向日葵等作物品種,與北京(豐臺)種子交易會品種展示共同種植,2009年10月12—14日,北京(豐臺)種子交易會期間展示觀摩,并將于10月13日10:00北京(豐臺)種子交易會開幕式后,舉行品種轉讓拍賣會。
本活動為
北京種子協會常設活動,每年3月份征集適宜在北京地區種植的雜交玉米品種,5、6月份分春、夏播種植,8月底至9月初舉辦田間考察活動,年終提供試驗數據或簡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