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全國節水增糧觀摩交流會在山西省長治市召開,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出席會議并講話,郝獻民致辭。會議觀摩了長治市旱作節水農業示范現場,總結交流推進節水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成效、思路舉措,部署安排下階段重點任務,推動節水增糧落實落地。
對標對表到2030年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糧食產量邁上1.4萬億斤臺階的目標任務,我國節水農業還存在一定的短板弱項,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主要體現在水資源與耕地布局不夠“匹配”、基礎設施保障不夠“牢固”、技術模式集成不夠“高效”、科技創新支撐不夠“有力”、生產主體節水意識不夠“積極”,要從增加“源頭水”、留下“天上水”、保住“土中水”、用好灌溉水四方面發力,破解糧食增產面臨的水資源短缺難題。
以黃河流域等北方干旱缺水地區和南方季節性干旱地區等重點,綜合運用工程、農藝、生物、管理等措施發展旱作節水農業。無法實現補充灌溉的地區,重點推廣深松蓄水、生物降解地膜和加厚膜覆蓋保墑、保水劑、抗旱抗逆制劑等技術措施;有補充灌溉條件地區,通過引水提水打井和新型軟體水窖集雨蓄水等方式保障灌溉水源,實施節水補灌。灌區重點推進噴滴灌替代地面灌溉,大力發展水肥一體化,支撐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
會議由全國農技中心主任魏啟文主持,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京民出席會議并講話,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李增裕,黃國珍出席會議。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土肥(耕肥、耕環、耕保、農技)站(中心)等單位的節水農業技術骨干、有關專家50余人參會。河北、內蒙古、遼寧、陜西、甘肅等5省(區)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作交流發言,山西省介紹有機旱作農業發展情況。遼寧省農科院副院長孫占祥研究員、甘肅省農科院副院長樊廷錄研究員、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科院)王娟玲研究員作專題報告。
(來源:全國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