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樂縣南古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始終繃緊糧食這根弦,堅決扛穩糧食重大政治責任,嚴格落實糧食主體責任,多點發力守好糧食的“責任田”、護好人民群眾的“糧袋子”,實現糧食生產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總體目標任務。
死守耕地紅線,把穩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堅持不懈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持續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搶抓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推進項目政策機遇,大力推進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將全鎮各村戶內零星土地集中成片,積極推行“小塊并大塊、一村一塊田、一企一基地”模式,大力推廣運用水肥一體化等節水灌溉技術,從根本上解決農業基礎條件差、規模化經營水平低、農業綜合效益低等問題。至目前,全鎮11.3萬畝土地,已實施楊坊、景會、王莊等15個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6.9萬畝。2021年以來,通過“先流轉、再整治”的方式實施柳谷、城東、東朱、下花園等7個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萬畝,剩余土地通過逐年立項整治,爭取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整鎮推進,不斷提高耕地質量和效益,為糧食生產豐收創造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緊盯產量儲量,拉動糧食生產的“牛鼻子”
堅持以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落實糧食責任,嚴格落實糧食黨政同責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牽頭抓總作用和黨員干部帶頭示范作用,積極鼓勵引導農戶多種糧、多儲糧,帶動群眾深耕糧食“責任田”,著力打造上片以小麥、小雜糧為主,中片以馬鈴薯為主,下片以玉米為主的糧食作物主產區,至目前,累計落實小麥種植面積1.7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2.8萬畝,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保持在8.2萬畝以上。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鎮級服務站、村級服務點土地流轉監管服務體系,扎實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自查自糾行動,進一步強化土地所有權、穩定土地承包權、規范土地經營權,從源頭上治理土地流轉亂象。探索建立土地流轉誠信“紅黑榜”“動態流轉金”等長效管理機制,健全完善土地流轉市場異常名錄,引導農戶在村集體的管理約束下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切實維護流轉各方合法權益,確保土地流轉工作規范有序健康平穩推進,為糧食生產保駕護航。
加強宣傳引導,管住糧食生產的“糧袋子”
牢固樹立糧食責任意識,持續加大保障糧食的重大意義和利好政策的宣傳宣講,結合“三進三問三查?保穩定促發展惠民生”活動深入推進,積極組織鎮村干部深入農家院落、田間地頭深入開展大走訪、大宣講、大調研活動,宣傳好、落實好糧食生產各項惠農政策,真正讓惠農強農政策走進農民心里,進一步調動種植大戶種糧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好糧食深耕“領頭羊”,示范帶動糧食工作任務保質保量完成,持續推動糧食穩生產、穩面積、穩產量取得實效。同時,借助農村大喇叭、微信群、微信公眾號、村級宣傳欄等載體平臺,廣泛開展“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群眾愛糧節糧、反對浪費的意識和自覺,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糧食、珍愛糧食、節約糧食,保障國家糧食的濃厚氛圍。至目前,開展走訪68余場次,累計覆蓋種植大戶112戶,開展糧食生產惠農政策宣講30余場次,推送糧食各類宣傳信息1300余條。
(來源: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