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加大肉牛養殖補貼”的建議,在其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577號建議的答復》(以下簡稱“《答復》”),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回答。
關于加大畜牧養殖扶持力度;
近年來,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畜牧業生產發展和轉型升級。
一是推進糧改飼,支持優質飼草料收貯種植。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支持牛羊養殖場(戶)和飼草專業化服務組織收儲青貯玉米、燕麥、苜蓿等優質飼草,以養帶種、以種促養,積極發展優質飼草作物,適度擴大草食畜牧業規模。
二是實施畜牧良種補貼,支持良種推廣。在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項目區內使用良種精液開展人工授精的肉牛養殖場(戶),以及存欄能繁母羊30只以上、牦牛能繁母牛25頭以上的養殖戶進行適當補助;在生豬大縣對使用良種豬精液開展人工授精的生豬養殖場(戶)進行適當補助,加快生豬品種改良。
三是多舉措支持生豬生產恢復。2019年以來,我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多項扶持生豬生產發展的政策,覆蓋養殖用地、環評承諾制、運輸綠色通道、財政補貼、金融保險等方面。
2020年又將抵押貸款試點擴大到全國所有省份、貸款貼息養殖場范圍從年出欄5000頭以上放寬至500頭以上。
關于加大大豆等蛋白類飼料原料種植補貼力度;
2017年國家改革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統籌實施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引導東北地區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穩定大豆種植面積,2020年安排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200多億元。
2016年以來,我部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工作,2020年安排試點資金60多億元,在東北、黃淮海等大豆主產區,按照每畝補助150元的標準,持續開展糧豆輪作1000多萬畝,穩定收益預期,提高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考慮關于盡快出臺肉牛基礎母畜補貼的建議,結合產業發展實際需要,配合財政部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財政支持政策。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