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麥15審定編號:冀審麥2007009號
石麥15是石家莊市農科院與河北省農科院遺傳生理研究所合作育成的節水高產多抗新品種。2005、2007年先后通過河北省和國家審定,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被列為國家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和財政資金重點支持項目、河北省小麥節水高產良種補貼品種。
一、特征特性
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幼苗半匍匐,葉色濃綠,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分蘗力較強,畝成穗較多。抗寒,抗旱,抗倒,高抗條、葉銹、白粉和葉枯病,耐后期高溫,抗干熱風,落黃好。株高75厘米左右,旗葉上沖,穗層整齊。長芒、紡綞穗,穗長8厘米左右,穗粒數33—36個;白粒、半硬質,千粒重42克左右,可達48克籽粒飽滿、光澤好。容重790-810克/升。
二、突出特點
1.高產穩產
2007年國家黃淮北片區試,平均畝產531.3公斤,較對照“石4185”增產4.03%,達顯著水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5.2公斤,較對照“石4185”增產4.34%。
國家北部冬麥區水地區試:畝產614.06公斤,平均畝產450.62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增產5.12%,產量名列前茅,并表現矮稈抗倒、抗病,落黃好。
2.節水抗旱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2004、2006、2007三年抗旱鑒定,石麥15號抗旱指數均居參試品種第1位。抗旱性達到河北省地方標準1級(好)標準,是近年來抗旱性為突出的品種。
3.綜合抗逆性強、廣適性好
(1)抗病: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慢條銹病、對白粉病免疫。
(2)抗寒:遵化市國家農試站2006、2007兩年抗寒性鑒定,越冬率分別達到97.8%和99.6%,屬一級抗寒品種。
(3)分蘗及群體自我調節能力強,廣適性好。
四、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冀中南麥區適宜播期為10月5-15日,播期10月5—10日。
2.播量:冀中南適期播種高水肥地畝基本苗15-18萬;晚播麥田應適當加大播量。
3.施肥:一般畝施磷酸二銨20公斤、尿素7.5-10公斤做底肥。壯苗田追肥以拔節期為宜,畝追尿素總量12-15公斤。
4.澆水:春季澆好拔節和抽穗兩次關鍵水;一般地塊應根據天氣、苗情和土壤墑情科學確定澆水時期和次數。
5.除蟲防病:播前進行種子包衣或用殺蟲劑+劑混合拌種;小麥揚花后實施“一噴綜防”,防治各種病蟲害,增強葉片功能,提高粒重。
五、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黃淮北部麥區中等以上水澆地、半干旱地和旱肥地種植,亦可在北部冬麥區相同生產條件下引種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