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褐斑病學會這幾招防治效果好
獼猴桃褐斑病學會這幾招防治效果好獼猴桃褐斑病危害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在抽梢、現蕾期,發病部位從葉緣開始,發病初期,多在葉片邊緣產生近圓形暗綠色水漬狀斑,在多雨高濕的條件下,病斑迅速擴展,形成大型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斑。后期病斑中央為褐色,周圍呈灰褐色或灰褐相間,邊緣深褐色,其上產生許多黑色小點。受害葉片卷曲破裂,干枯易脫落。
獼猴桃發病規律:獼猴桃褐斑病屬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春季萌芽展葉后,在降雨條件下,病菌借雨水在獼猴桃葉片上進行潛伏侵染。春季嫩梢抽發期,產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隨風飛濺到嫩葉上,萌發菌絲進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4-5月是侵染期,6月中旬后發病,7—8月為發病高峰期。秋季病情發展緩慢,但若在9月遇到多雨天氣,病害仍然發生很重。獼猴桃落葉后,病菌在落葉上越冬。地下水位高、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園發病較重;果園管理較差、栽植密度大、留枝過量、通風透光差及果園濕度過大均會導致該病害大發生。
獼猴桃褐斑病導致獼猴桃葉片大量提前脫落,嚴重影響今年產量及樹勢。主要還是以預防為主做好防治措施,用中草藥制劑防病的同時營養復壯樹體,生產出品質高的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