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成分: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商標名稱:蓓立健;產品規格:8克、15克、100克、500克產品功效:治病保葉防衰增產提升品質。
小麥銹病發病規律:
條銹病病菌高溫不耐受,在小麥生長到后期階段,會隨著氣流到高寒地區,在晚熟的冬麥與春麥的自生麥上越夏,隨著氣流待秋季時傳回。桿銹病病菌對夏季高溫耐受,繁殖越夏可在自生麥苗上進行。葉銹病病菌具有較廣的室溫范圍,越夏在自生麥苗上進行,秋季小麥播種出苗后侵入并越冬,危害盛期是春季階段。一般因春季3—5月比較溫暖,而且存在多露和多雨現象,易使銹病的發生率增加。若麥田小氣候濕度相對較大,貪青晚熟,植株幼嫩茂密,實施氮肥過遲和過多等,易導致病菌的危害增大。
防治小麥銹病的方法
3.1嚴密監測對小麥銹病信息進行嚴密監測,是避免病蟲害傳播擴大的主要基礎。農戶可進入田間進行深入調查,對相關信息資料予以收集,將預防病蟲害工作提前做好,而且還要與周邊地區考察和當地雨水氣候等因素相結合。若蟲害的發生趨勢較為嚴重,應立即向農業技術人員匯報,由人士制定解決方案,并積極開展防治工作。
3.2種植科學化種植抗病品種是從根本上進行防治的方法。另外,在小麥種植期間,對種植品種科學更換,布局合理化,適期播種。針對麥苗易發病區域,應當防止早播;及時消滅自生麥苗,降低越夏菌源。中耕要及時。
3.3化學防治近年來化學藥劑防治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防治方法,在小麥發病初期,噴施吡唑醚菌酯蓓立健,每畝30-50ml,均勻噴霧,這樣綜合防治的方法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