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姜上常見的就是姜瘟病和莖基腐病。姜瘟病屬性的病害。主要危害根莖,大多在近地面的莖基部和地下根莖上半部先發病。病部初為水漬狀,黃褐色,失去光澤,軟化腐爛。僅留外皮。腐爛組織內變為白色粘稠汁液,且惡臭氣味。莖被害部位呈暗紫色,后變黃褐色,內部組織變褐腐爛。在腐爛過程中,由于根莖失去吸收水分的機能,莖上端葉片及收葉出現變黃癥狀,嚴重時,葉片萎蔫卷曲,葉色由黃變為枯褐色,莖葉枯死。
生姜姜瘟病的發病因素:
1、環境:高溫多濕,時晴時雨,土溫變化激烈易發病,形成流行。6~9月份,每降大雨后1周左右,田間即出現1次發病高峰。
2、栽培:植地連作、低洼、土質黏重、無覆蓋物、多中耕鋤草和偏施氮肥的發病重。
生姜莖基腐病屬性病害。由于水分養分運輸受阻,地上部主莖由上而下干枯死亡,葉片發黑脫落,呈枯萎狀,濕度大時扒開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一般地表2公分)可見白色棉絮狀物,嚴重時開始死株,危害極大。
生姜莖基腐病的發病因素:
高溫高濕有利于生姜莖基腐病的發生,適宜的發病溫度為20℃-25℃。生姜屬喜光耐旱植物,通風和透光不良的地塊易發病。黃泥壤土、黏性重的土壤易發病重。重茬連作地塊田間菌源量累積,發病較重。
生姜姜瘟病和莖基腐病的方案:
1.莖基腐病:用青枯立克150-200ml+大蒜油15ml+內吸性化學藥劑(精甲霜靈或銀法利)兌水30斤噴霧、灌根。
灌根區域:已發病區及往年病區、低洼區及下水頭,并適當擴大范圍。
灌根用量及次數:每株灌藥液300ml左右, 3-5天1次,連灌2-3次。
2、姜瘟病:用姜瘟凈150-200ml+大蒜油15ml+內吸性化學藥劑(精甲霜靈或銀法利)兌水30斤噴霧、灌根。
灌根區域:已發病區及往年病區、低洼區及下水頭,并適當擴大范圍。
灌根用量及次數:每株灌藥液300ml左右,灌透為止, 3-5天1次,連灌2-3次。更多病害防治咨詢濰坊奧豐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