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高濕容易發生病害,雨后排水不及時容易導致病菌迅速繁殖,侵染草莓誘發炭疽病。連作地發病重,老殘葉多、植株徒長、栽植過密、通風不良時易發病。
炭疽病菌侵染適氣溫28℃-32℃,相對濕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溫高濕型病菌。7-9月間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菌傳播蔓延迅速。尤其遇到暴雨、大風等天氣后,匍匐莖上產生大量傷口,隨水侵染的炭疽病菌會導致病害爆發,造成毀滅性的損失。連作田發病較重,老殘葉多或氮肥過量植株柔嫩或密度過大田間郁閉、田間積水時易發病。育苗地如果常干燥,或土壤板結,不利于匍匐莖下扎生根,也易導致炭疽病發生。
發病初期及時摘除老葉、病葉、病莖、枯葉及老葉以及帶病殘株,并集中燒毀,減少傳播菌源,保持植株通風透光條件。需使用速凈(或靚果安)70-150ml+大蒜油15ml+有機硅兌水30斤噴霧,3天噴施1次,連噴2-3次,病情嚴重的可適當復配當地化學藥。
草莓炭疽病重在預防,尤其是感病品種要在強臺風暴雨天氣來臨前、后,都要用藥防治;有一定抗病力的品種,也要經常檢查草莓匍匐莖、托葉等易感病部位,發現初始病斑立即用藥防治。噴藥時一定要仔細,葉面、葉背、匍匐莖都要噴到,根頸部也要噴淋到藥液,以防治效果。預防時可使用速凈(或靚果安)50ml+沃豐素25ml+有機硅兌水30斤,定期噴霧。病害高發期(在栽培管理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不良;氮肥過多,植株徒長;土壤缺水,灌溉不及時),復配適量內吸性制劑如大蒜油等。
育苗期管理:及時摘除花莖,結合除草清理枯葉和病葉。及時整理匍匐莖和壓蔓,使其均勻分布,保持通風透光。育苗期用藥,可苗子在育苗期不受炭疽病和根腐病的侵染,在后期移栽后發生病害的概率更低,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可用青枯立克100倍+細截200倍+沃豐素600倍均勻灌根并配合噴霧。母株苗定植后,噴施一次,每隔15-20天用藥一次,連用5-6次。中草藥制劑有效,做過的破壞性試驗表明50倍以上的濃度在任何時期施用都是的,而且能夠上下傳導吸收的有效成分,既能營養復壯,又能殺滅潛藏在體內和土壤根系附近的真細菌,為后期移栽提供健康的草莓苗,能夠減少后期很多病害的發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