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果實比石頭還硬?膨果期黃蒂落果?不只是得病這么簡單!
柑橘是修煉出了鋼筋鐵骨吧,石頭都砸不壞。柑橘出現了臍部發黃的癥狀,類似的情況近也有很多朋友在問,另外還有黃蒂落果的現象也時有出現。今天,小妹就來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
柑橘果實的特征
柑橘作為一種花和果數量較多的果樹,落果數量較多,每年要經歷落蕾和兩次生理落果,一直到采收前都會落果。次生理落果自蜜盤與子房鏈接處脫落,也有帶柄脫落,6月后第二次生理落果一般果實黃化,由蜜盤處脫落。
柑橘果實以果蒂為基礎,可分為兩部分,靠果柄有蒂的一端叫做基部或蒂端。六月以后的落果和蒂端的營養供給水平以及病蟲害侵染有很大關系。
圖為蒂黃落果
黃蒂落果8-10月是柑橘黃蒂落果的高峰期,落果嚴重的果園落果率高達30%以上。而柑橘臍黃病一般在5月下旬開始發生,6月中下旬~7月上旬為發病高峰期。發生時葉片不發生變化,從果臍基部出現淡黃色開始,然后黃色加深,擴展到整個果臍,使果臍萎縮,而后黃斑迅速擴大,3-5天擴展到果面三分之一范圍,即可造成落果。還有的后期會造成果臍以及臍柱出現黑腐。受害果實切開后還會發現部分果皮增厚僵硬。
圖為柑橘臍黃
眼看鍋里就要煮熟的鴨子卻飛了。掛在樹上的鈔票又落回到地里,這種心情并不好受。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分析完原因明年才能不再掉到同一個坑里。
黃蒂落果原因分析
1、環境因素
每年的夏季,不是暴曬就是暴雨。但降水過多,澇害導致悶根,樹體內乳酸積累,水分很營養物質輸送受阻,而結果又較多的情況下,往往會造成大量落果。雨水過重時要想辦法及時排澇,低洼地建園要注意排水問題。
圖為澇害造成落果
長時間的陰雨,比如一兩個月連續下雨導致光照嚴重不足,光合產物少,幼果發育受阻、轉綠分果慢,部分帶葉果、大果脫落。
2、秋肥過重燒根
現在大家都很重視秋肥,但是施肥不當的情況常有發生,比如用量太大,有機肥未腐熟,造成燒根造成根系受損,在結果多的情況下,就會落果。
氮肥施得過重,這樣容易造成營養從果實轉移到梢上,引起“黃蒂落果”,并且有些人喜歡使用尿素,出梢快,同時落果也快。
圖為肥害燒根
3、缺素
和施肥過重相比還有一個極端,就是缺肥,這在一些老產區比如撫州南豐蜜桔區比較常見,價格低導致投入少,秋肥一棵樹撒幾兩。營養不足,柑橘缺鎂會造成葉綠素合成受阻,秋梢轉綠需要鎂,和幼果爭奪鎂元素,造成黃蒂落果。關鍵時刻噴施300倍靚果安加600倍沃豐素,不僅解決缺素癥狀,還補充中微量元素,高能量物質,增強樹勢,病害少發。
圖為缺鎂黃蒂落果
4、病害影響
蒂枯型炭疽和褐斑病容易引起落果,這在果柄細長的品種上較為常見。土質黏重,管理不好的果園出現這些病害的概率較大。蒂枯型炭疽引起的落果果柄周圍呈黑褐色,這是比較明顯的特征。
圖為病害落果
如果是病害引起的蒂黃落果,建議在花期,展葉期靚果安噴施兩遍,一針見血,不僅能預防病害還有助于秋梢老熟。
臍黃原因分析
造成臍黃病的原因很多,但普遍認為是由內部營養失調,例如缺硼等微量元素和內源,例如乙烯等不平衡導致的,或是由高溫干旱天氣以及熱風和強光的影響,樹體生態上無法適應這種環境所導致。另外,很多研究還表明,在臍黃病的病果上找到其他病原菌,一般認為,首先是由內部原因導致臍黃出現,再由病原菌侵染造成黑腐等癥狀。
臍黃防治
1、農業管理措施
樹盤覆膜,旱前灌水,減少土壤干濕差或留草保濕保溫,或用秸稈覆蓋果園?刂迫~果比正常。修剪時注意利用高矮枝梢替果實遮陰。
增施有機肥,追施微生物菌劑奧農樂,增強樹勢。摘果后3--5天,奧農樂畝施2--4袋,25公斤/袋。微生物菌劑,含中藥制劑、海藻、復合有益菌群。調節土壤環境,補充中微量元素,高能量物質,增強樹勢。
果實套袋,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易發生日灼,也與臍黃的發生有關,可用套袋方法預防,套袋前一段時間噴施一遍靚果安300倍,預防那病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