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草莓死棵爛苗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這四大病害。
(一)根腐病:發病初期草莓根系的中心株呈紅色或淡紅色,以后變為黑褐色,腐爛,地上部基部葉的邊緣先變成紅褐色,然后逐漸向上凋萎死亡。地溫在20度以下時,從草莓的根部侵染,地溫在10度左右且濕度大時發病重,地溫超過28度,土壤水分多,也較少發病。因此,春秋兩季低溫多雨容易發病。
(二)枯萎病:多在苗期或開花至收獲期發病。初期僅心葉變黃綠或黃色,有的卷縮或呈波狀產生畸形葉,致病株葉片失去光澤,植株生長衰弱,在3片小葉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變狹小硬化,且多發生在一側。老葉呈紫紅色萎蔫,后葉片枯黃,全株枯死。受害輕的病株癥狀有時會消失,而被害株的根冠部、葉柄、果梗維管束都變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變褐后縱剖鏡檢可見長的菌絲。輕病株結果減少,果實不能正常膨大,品質變劣和減產,匍匐莖明顯減少。枯萎與黃萎近似,但枯萎心葉黃化,卷縮或畸形,且主要發生在高溫期。
(三)黃萎病:主要侵害草莓莖、葉,發病初期,葉柄出現黑褐色條形長斑,外圍葉葉緣變為黃褐色,病情加劇后,整片葉下垂,變為深褐色,植株矮化,枯萎而死,此時切斷根冠與葉柄,可見維管束部位呈波線狀或環型褐變,發病初期根部五任何異常,當地上部枯萎時,根量減少,細根全部變黑腐敗。
(四)青枯病:多見于夏季高溫時的育苗圃及栽植初期。發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葉1-2片凋萎脫落,葉柄變為紫紅色,植株發育不良,隨著病情加重,部分葉片突然失水,綠色未變而萎蔫,葉片下垂似狀。起初2~3天植株中午萎蔫,夜間或雨天尚能恢復,4-5天后夜間也萎蔫,并逐漸枯萎死亡。將病株由根莖部橫切,導管變褐,濕度高時可擠出乳白色菌液。嚴重時根部變色腐敗。
草莓死棵爛苗需要在農事操作注意:有新的爛葉,爛苗及時拔除,草莓修剪要從土壤里面將整個修剪枝條拔除不要留下,不然會腐爛到土里傳播病菌。
草莓爛苗死棵用藥:
控制方案:
青枯立克150-250ml+大蒜油15ml+有機硅5g兌水30斤進行均勻莖基部淋根一次。
青枯立克150-250ml+大蒜油15ml+沃豐素25ml+有機硅5g兌水30斤進行均勻葉面噴霧兩次。
嚴重可復配一種化學藥,化學藥不能連續使用,其他藥1天1次,連用3次;病情控制后,轉為預防,詳細用藥可以微信或電話聯系。
備注:新棚區發現死棵,重點灌得病行和臨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區因重茬嚴重,病原菌多,建議全部灌根2次。
草莓爛苗死棵預防方案:
1、育苗期:青枯立克100ml兌水30斤進行噴霧。
2、蘸根:青枯立克100ml兌水30斤進行蘸根。
3、定植期或緩苗期及坐果期(謝花10天左右)灌根或噴霧:
在定植時或緩苗期灌根1次
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根基寶50ml+有機硅兌水30斤進行灌根
坐果期(一般謝花10天左右)連噴2次,每次間隔3-5天
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沃豐素25ml+有機硅兌水30斤進行噴霧
苗期噴霧、灌根使用大蒜油5-7ml兌30斤水。
注意事項:
1.青枯立克與大蒜油復配時,須先加水后依次稀釋。
2.與其他混配時,應先稀釋本產品作為母液,再加入其它產品。
3.死棵病害防治期間禁止澆水,如必須澆水,需在澆水前1天和澆水后2天分別用藥一次,發病嚴重區與健康區域隔離。
4.根基寶不能噴霧,只能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