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莢螟是豆類作物常見的一種蟲害,為方便大家對此類害蟲的認識,今天把該蟲害的基本情況介紹一下
豆莢螟每年發生代數因地而異,廣東、廣西每年發生7~8代,湖北、陜西、河南、安徽4~5代,山東3代,遼寧南部2~3代。各地均以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下5~6 cm深處結繭越冬。4~5代區的陜西、河南,越冬幼蟲于3月下旬開始化蛹,4月中旬至5月中旬出現越冬代成蟲。第1代幼蟲發生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主要為害豌豆、豇豆、刺槐和冬播綠肥植物。7月上旬至7月下旬陸續發生第l代成蟲,這時春播大豆和檉麻等已開花結莢,即大量飛遷到這些作物上產卵繁殖,7月上旬至8月中旬是第2代幼蟲為害期。第3代幼蟲發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仍在春播豆類和檉麻上為害。第3代成蟲發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由于夏播大豆等正值開花結莢,即飛至夏播豆類產卵為害。第4代幼蟲于8月中下旬孵化,主要為害夏播豆類作物。這代幼蟲發生早的,于9月中旬仍化蛹羽化,發生第4代成蟲,繼續在夏大豆或其他豆科綠肥植物上產卵,孵化第5代幼蟲繼續為害,至11月間,幼蟲老熟入土越冬。發生晚的,于10月中旬即脫莢入土越冬。山東每年3代,第1代為害刺槐;第2代和第3代均為害大豆。遼寧南部每年2~3代,8月間為害大豆。
以上簡介希望可以對大家認識和辨別此類蟲害有所幫助,大家對農作物的病蟲害要提前預防,才能省時省力降低蟲害影響。
(火爆農資招商網:李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