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安徽合肥召開小麥赤霉病防控現場會,觀摩小麥赤霉病等穗期病蟲害防控作業現場,動員安排小麥病蟲害防控工作。
會議強調,把好病蟲害防控關,奪取今年夏糧豐收責任重大、意義重大。據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網監測和專家會商,今年小麥赤霉病在長江流域、江淮、黃淮等地仍有大面積流行風險,蚜蟲在黃淮海麥區發生重于上年,條銹病在漢水流域、黃淮局部麥區可能偏重流行,小麥病蟲害防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
會議指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小麥病蟲害發生危害和防控的關鍵時期,各主產省份要環環緊扣、一招不落做好防控工作,很大限度降低病蟲害危害損失,夯實夏糧豐收基礎。一是要按照“政府主導、屬地負責、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強化組織發動,層層落實防控責任。二是加密監測預警,準確掌握小麥病蟲害發生動態,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指導“對癥施策”,提高防控的針對性和精準性。三是統籌用好中央和地方小麥“一噴三防”、病蟲害防治資金,細化分解作業任務,提前備好防控物資。四是充分發揮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作用,加強技術指導和監督管理,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切實提高噴防作業質量和效率,確保防治效果。五是組派精干力量、分片包干,關鍵農時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巡回指導服務,提高關鍵措施和防控技術普及率和到位率。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