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上海五省(市),河南南部,安徽和江蘇兩省的淮河以南地區。
1.施肥原則
針對該區域冬小麥有機肥用量少,氮肥偏多,硫、鋅、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增施有機肥,提倡秸稈還田,促進有機無機結合。
(2)參照《全國小麥產區氮肥定額用量(試行)》,調減氮肥用量。
(3)依據土壤有效磷和作物產量水平,調整磷肥用量。
(4)根據土壤肥力、小麥品種調整氮肥用量和基追比例,強中筋小麥孕穗到開花前適當增加追施氮肥。
(5)科學施肥與綠色增產增效栽培技術相結合。
2.施肥建議
2.1施肥方案
20—15—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300公斤/畝以下,配方肥推薦用量25—30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6—8公斤/畝。
(2)產量水平300—400公斤/畝,配方肥推薦用量30—40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8—10公斤/畝。
(3)產量水平400—500公斤/畝,配方肥推薦用量40—50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10—12公斤/畝。
(4)產量水平500公斤/畝以上,配方肥推薦用量50—55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12—14公斤/畝。
2.2其他要求
在缺硫地區可基施硫磺2公斤/畝左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可減少硫磺用量。在缺鋅或缺錳的地區,基施硫酸鋅或硫酸錳1—2公斤/畝;缺硼地區,基施硼砂0.5—1公斤/畝,或小麥苗期和拔節期,用0.1—0.2%硼砂溶液各噴1—2次。提倡結合“一噴三防”,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和尿素0.5—1公斤兌水50公斤在灌漿期葉面噴施1—2次。若選用長效緩釋新型肥料,可做為基肥一次性施肥。若基肥施用一定量有機肥,可酌情減少化肥用量10%—20%。遇特殊天氣導致的晚播、弱苗和未施肥田塊,宜在冬灌或冬季降水時因苗情和產量水平,提早追施尿素5—7公斤/畝、磷酸二銨5—6公斤/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