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操作農機時,一定要按規范進行,否則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嚴禁無證駕駛、酒后操作,確保駕駛證、行駛證、跨區作業證‘三證’齊全。”
……
為確保重慶機收工作有序,近日,重慶市農業執法普法“小板凳”服務隊·農機普法教育活動全面開展。
眼下正值重慶水稻、高粱等秋季農作物收獲的大忙時節。為確保顆粒歸倉,今年重慶預計將投入1.2萬余臺(套)農機用于水稻機收,其中市外農機大約占60%。同時,全市近400家農機合作社也將參與進來,為缺少勞動能力的農戶提供水稻機收全程社會化服務。據統計,今年重慶將有850萬畝水稻迎來機收,創下歷史新高。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但隨著機械化作業面積的增加以及“大鐵牛”的推廣使用,農機事故時有發生。為此,全市大規模開展一次農機普法教育勢在必行。
于是,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抽調萬州、涪陵、永川、長壽、梁平等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骨干,分赴潼南、榮昌、開州、忠縣等區縣開展農機執法普法教育,尤其是針對外地機手跨區作業和本地農機合作社。
“小張,現在正值秋收的大忙時節,一定要按規范進行操作,否則稍不注意,就容易發生事故。”在潼南區古溪鎮雙廟村,機手張海強正駕駛“大鐵牛”為該村股份經濟聯合社收割水稻。見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湯浩越一行人來到田坎邊檢查,張海強熄了火,從駕駛艙跳出來。
“小伙子,曉不曉得這些動作很危險。”湯浩越說。
“沒得這么夸張吧。”張海強嘀咕。
“重慶每年都有農機事故發生,有的就發生在你們身邊——去年永川雙石鎮有個駕駛員因操作收割機不當,把自己整傷了。你們雙廟村去年也有個小事故,收割機把庫房柱子撞了。大家要引起重視,特別是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湯浩越說。
隨后,湯浩越的同事楊海軍則給大家講解了農機駕駛的法律法規知識。
“目前,全市有農機專業合作社400多家,各種類型的農機有萬余臺(套),大家一定不要使用拖拉機、收割機等農機非法從事經營性道路旅客運輸。情節嚴重的,將被吊銷操作證,同時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楊海軍叮囑道。
同時,他提醒機手,農機到了年檢,大家一定要去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給農機做“體檢”,不要抱僥幸心理,認為農機年檢、換駕照這些事不重要,往往事故發生都是因為這些小事引起的。
目前,全市各級農業執法機構共檢查駕駛操作人員274人、維修企業50家,進一步提高了機手規范操作農機的法律知識,為確保全市機收工作有序進行打下基礎。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