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有著“桂中糧倉”美譽的廣西來賓市象州縣迎來早稻豐產豐收。連日來,當地組織農業機械進行收割作業,確保稻谷顆粒歸倉,奏響豐收樂章。
在象州縣寺村鎮譚村的高標準農田,空氣中彌漫著稻谷的清香,金黃色的稻穗顆粒飽滿,沉甸甸地低垂著,廣袤的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幾臺大型收割機正在田里來回穿梭,一把把稻穗被卷入收割機,收割、脫粒、碎稈還田一氣呵成,一會兒工夫,一塊稻田就收割完畢。
盛夏時節,有著“桂中糧倉”美譽的廣西來賓市象州縣迎來早稻豐產豐收。連日來,當地組織農業機械進行收割作業,確保稻谷顆粒歸倉,奏響豐收樂章。
在象州縣寺村鎮譚村的高標準農田,空氣中彌漫著稻谷的清香,金黃色的稻穗顆粒飽滿,沉甸甸地低垂著,廣袤的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幾臺大型收割機正在田里來回穿梭,一把把稻穗被卷入收割機,收割、脫粒、碎稈還田一氣呵成,一會兒工夫,一塊稻田就收割完畢。
“我這里有兩畝田,已經收完了,估計大概有2000多斤生稻谷。”農戶區桂山說,有了收割機作業,現在農戶只需要在田坎邊等待收割機將稻谷倒出來裝袋,其隨后就可進行晾曬等后續作業,真正省力又省心。
“目前,我們村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收割,每臺收割機一天能收割40畝左右,比傳統收割大大提高了效率。”象州粒粒香優質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莫沈良說。該村還成立了專業的水稻種植合作社,在水稻育秧、插秧、施肥、灌溉等方面為村民提供專業指導,確保水稻的品質和產量。
“我們計劃投入10000多臺的農機具進行‘雙搶’作業,預計水稻機械化收割率將達98%以上。”象州縣農機中心副主任胡軍苗說。該縣農機部門還組織技術員蹲點,開展農機裝備的維護保養和農民機手的技術回訪等服務工作,及時解決農戶在收割在過程中面臨的技術痛點、難點,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也為糧食豐收和糧食貢獻農機科技力量。
近年來,象州縣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大棚集中育秧、機械化耕種、收割等現代農業技術,從播種、施肥到病蟲害防治,都有現代化農業機械的身影。據了解,今年象州縣共種植早稻近20萬畝,預計7月底全部收割完畢。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