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是糧食的“糧食”,春耕期間的施用量占全年施用量的40%以上。早在冬儲階段,為確保春耕用肥的穩定供應,中化化肥旗下復合肥工廠保持高庫存、高負荷生產,春節期間仍保持60%的開工率。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底,旗下復合肥工廠開工率83.90%,高出行業平均開工率45.28%;復合肥累計產量32.76萬噸,同比增長14%;庫存峰值達到39萬噸,同比增加5.5萬噸,增長16%。
在確保生產穩定供應的同時,中化化肥還積極強化化肥貨源的獲取及進口工作。中化化肥鉀肥事業部與國內外重要鉀肥生產企業保持戰略合作,2023全年及2024年1—2月海運鉀進口量同比大幅增長,確保全國主要港口及物流節點的庫存數量充足、品種齊全。春節期間順利接卸2船鉀肥共計14.5萬噸,為東北、華北、華中等地區春耕用鉀做好充分準備。春節后,鉀肥團隊積極開展物流前移工作,通過汽運、鐵路、船運、集裝箱等運輸方式不斷將農用鉀肥運抵基層網點。
磷化事業部發揮磷肥集采優勢,從2023年10月開始統籌部署春耕磷肥儲運計劃,在東北、西北、華北春耕重點區域開展物流前移,共75萬噸磷肥提前投放春耕市場,切實確保2024年春耕化肥充足供給。與此同時,中化磷肥事業部組織召開行業多次會議,研判市場動態,穩價保供,并在春節期間輪流駐守崗位,建立“一對一”聯系機制,妥善解決磷肥運輸、到站、供需要求等問題。截止到目前,10萬噸生物磷肥已投入春耕市場,同比提升38%。
下沉服務
為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公司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始終奮戰、堅守崗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所屬各基層黨組織組建多支“黨員突擊隊”組織貨源,積極協調發運,打通春耕確保化肥供應的“堵點”。
中化化肥充分發揮分銷渠道網絡優勢,在春運前將130萬噸貨源發運到春耕主要市場,1200余名黨員干部員工深入走訪農戶近萬場次,協調上下游組織物流發運,確保送肥到村入戶。在東北等重點區域,開展春耕誓師攻堅活動;在華北區域,優化物流服務商,擴大收貨網點,多措并舉確保化肥發運;在西北地區,針對持續低溫導致影響較大的果樹和大棚作物,黨員技術員帶頭駐點服務,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減少種植成本,助農增收。截止到目前,中化化肥累計開展線下推廣會議超660場,線下參與人數超5萬人,為農民提供科學種植技術指導及“良種良法”作物解決方案。截止到今年1月底,中化化肥實現零售店上線超過1.4萬家,累計發布惠農短視頻超過520條、開展元旦春節科技惠農直播25場、線上傳播人次超230萬人次。其間服務農戶社群累計超過215個,平臺服務農戶數超6萬人次。
面對工人返鄉過年、持續雨雪影響等導致作業效率嚴重下降的狀況,供應鏈管理部在春節前協同戰略與市場部完成排港決策和通關工作部署,并聯合組建攻堅小組,主動擔當,破解了春節期間易滯期的難題,不僅實現全面速遣,還實現了西南區域各單位的汽運集中配送。春耕備肥期間,已累計發運化肥8700余噸,準時發貨率達100%,平均節約運輸成本6元/噸,有效助力了當地春耕保供工作的高效、高質落實。
持續推進“生物+”
做強創新“硬支撐”
今年以來,中化化肥持續推進“生物+”戰略,尤其是生物肥料的研發和推廣。臨沂研發中心結合先進的生物技術,采用全新營養配方,加速攻關“科得豐”小麥追肥產品,助力改善小麥品質,提高產量,并在生物刺激素“優翠露”和“優靚美”現有功能基礎上,開發了功能強化配方,通過增強作物抗逆能力,抵御極端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此外,根際微生態調控技術研發小組和微生物發酵研發團隊正在進行相應技術攻關,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強的科技支撐。
在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農戶對耕地保護和土壤健康提升的需求愈加強烈。年初,河南大區厚圃土壤健康通許服務中心、西北大區內蒙古固陽厚圃土壤健康服務中心陸續開辦。厚圃土壤健康服務中心針對黃芪、大姜等作物前期開展的“吾土體檢”,進行土壤健康報告解讀,幫助農民診斷土壤問題,并精準開具土壤健康綜合土壤健康解決方案,切實解決種植的源頭問題。此外,全國各試點區域的厚圃土壤健康服務中心在春耕期間也紛紛行動起來,主動為農戶開展土壤健康服務,助力高效種植和可持續增收。
春光不負,農時不誤。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中化化肥黨委將始終聚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牢記農業主力軍使命責任擔當,始終保持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落實“生物+”戰略,助力糧食,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積極力量。
(來源:農資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