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北京市海淀區農業農村局主辦,北京市海淀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海淀果樹產業發展專家座談會在京舉辦,會議邀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專家為北京市海淀區果樹產業轉型升級問診把脈,現場解答果樹種植戶的疑問。本次座談會是海淀區“未來農業人才會客廳”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專家講授和座談研討,發揮專家學者“智庫”作用,探索適合海淀區果樹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模式。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產業處,海淀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相關人員、各鎮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員、涉農企業、農業園區代表等6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北京市海淀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陳翊棟主持。
今年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北京市果樹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2025年)》《海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行動方案(2023年—2030年)》等文件精神,海淀區制定并印發了《海淀區果樹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每年由區財政拿出100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全區果樹產業建設項目。
據了解,海淀區果樹栽培歷史悠久,目前全區果樹實有面積2.08萬畝,以櫻桃、杏、桃為主要栽種品種,其中櫻桃7000余畝、杏4000余畝、桃近4000畝、蘋果2000余畝、梨800余畝、李子400余畝,且存在櫻桃、桃種植面積上升趨勢。
“近幾年來,海淀區果樹產業以優質、為根本理念,主動吸收引進先進管理技術,不斷更新優良品種,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打造現代化高效果園。”海淀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凌宏勤說,海淀區先后完成了溫泉鎮楊家莊櫻桃園、新海鳳凰農林產業示范園標準化果園建設和七王墳老北京水果示范基地建設,持續推動果樹生產管理從傳統模式向現代標準化種植模式轉變。
座談會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果園生態崗位科學家魏欽平圍繞《蘋果矮砧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理事長、國際園藝學會(ISHS)櫻桃工作組張開春圍繞《櫻桃研究進展》;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國家林業和草原杏資源育種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孫浩元圍繞《近年我國杏新品種選育成果》做了專題講座。
“近幾年,海淀區保持櫻桃高品質優勢發展,保護發展玉巴達杏,探索鮮食蘋果、西洋梨高品質標準化生產,使海淀區果業具有高端化、品牌化、個性化的市場競爭力。”海淀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向敬陽在總結會上說,海淀區調整優化果樹區域布局、樹種結構和品種結構,打造了四個果樹產業帶,實現不同產業帶區域專業種植不同果品,有利于海淀區果樹產業綠色、、高效的可持續性發展。通過這次會議海淀區的果樹產業必會轉型升級、聚鏈成勢、迸發活力。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