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主辦,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和常州市新北區農業農村局承辦的秸稈還田生態效應監測交流活動在江蘇常州順利召開。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副站長、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處長等出席了本次交流活動。
會議指出,秸稈還田是培肥土壤、提升地力的重要舉措,也是秸稈綜合利用簡便、直接、主要的途徑。在現階段及今后的較長一段時期,還田都將是秸稈利用主要的途徑。還田監測工作,可為指導秸稈還田生產實際、優化秸稈還田技術模式、推動農業農村減排固碳提供有效的數據和基礎支撐。
會議要求,還田監測工作要以“一盤棋”的思想抓好統籌,處理好點與面、短期與長期的關系。要加強監測數據挖掘,推進還田技術指導應用,唱好“四季歌”。要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推介典型模式,講好秸稈故事。各監測團隊要結合已有工作,對秸稈還田生態環境效應做出科學判斷。
目前,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和生態總站聯合一批科研單位在全國共布設42個還田監測點位。會上, 12個監測團隊代表全國主要農區圍繞工作開展、還田認識、存在問題及下一步打算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秸稈還田量較大、任務較重的9個省份農業農村廳處(站)負責同志也作了交流發言。江蘇省農科院現場展示了秸稈還田監測點位半自動溫室氣體取樣、水環境質量監測操作等,與會代表還現場觀摩了東南村生態農場建設和秸稈綜合利用情況。
(來源:農業農村部生態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