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衡水市499.75萬畝小麥進入收獲高峰期,為確保夏糧顆粒歸倉,該市農業、供電、氣象、交通等多個部門聯動,多措并舉為“三夏”生產保駕護航。截至6月13日12時,該市累計收獲小麥267.98萬畝,進度達到53.62%。
6月13日,在冀州區南午村鎮新興寨村,田間地頭一派繁忙夏收景象。據悉,今年冀州區小麥種植面積51.29萬畝,為全力確保“三夏”生產有序開展,該區制定了應急處置預案,成立了20余個應急服務小分隊,并配備了履帶式收割機、烘干塔等麥收輔助機械50余臺套,全力做好麥收后勤工作。
冀州區全力服務夏糧搶收,是衡水市全力奮戰“三夏”生產的縮影。科學組織搶收搶種,該市農業農村局提前對全市小麥搶收信息進行摸排調查,根據小麥成熟差和土壤濕度等情況,對全市農機分布進行市域內統籌協調,確保成熟一片、收獲一片。
除了精準調度機械作業,該市還開通了14部“三夏”生產24小時熱線電話,為農機手提供“三夏”作業、農機維修等各類信息,并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建立跨區作業服務站,為外來農機手開通綠色通道。同時,針對可能出現的災害性天氣,提前籌備36臺履帶式收獲機、146個烘干塔,組建114個鄉鎮應急作業隊和432個包片應急搶收小分隊,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確保“三夏”供電零間斷,國網衡水供電公司強化供電工作,同時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檢修農排線路和設備。
為避免或減輕災害天氣影響,該市各縣市區氣象部門啟動“三夏”專項氣象服務,并聯合農業農村、供銷合作社等部門,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機手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