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開幕會暨農業綠色發展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在論壇作書面致辭。唐仁健指出,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強調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底子必然是綠色;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基調必然是綠色;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方向必然是綠色。新時代新征程,要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塑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發展新格局,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
唐仁健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農業發展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農業資源保護利用水平有效提升,一半以上的耕地建成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比2014年提高0.35個等級。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7,年節水能力超過480億立方米,相當于黃河年供水量的1.3倍。農業產地環境持續改善,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6年負增長,畜禽糞污、作物秸稈等資源利用率分別超過76%、88%,以往的“生態包袱”正在逐步變為“綠色財富”。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超6萬個,越來越多綠色優質農產品擺上了百姓餐桌。
唐仁健強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綠色發展的總體部署,必須統籌農業穩產高產與綠色發展,下大力氣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農業產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資源利用集約化、投入品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實現綠色供給保障、綠色生產全過程轉型、綠色空間全維度拓展、綠色產業全鏈條構建。
唐仁健強調,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重點要做到“四個協同”。聚焦綠色品種、技術、裝備、工藝,實施種業振興、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農機裝備補短板等重大行動,推進良種、良法、良機、良藝協同;持續加強農業綠色發展理論研究,用好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等平臺載體,推進綠色工程、技術、管理、機制協同;著眼農業生產全過程,統籌各方面資源要素投入,以縣域為單元整建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構建農戶內部小循環、種養產業中循環、社會層面大循環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種養循環體系,推進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循環利用、末端治理協同;圍繞農業產業全鏈條,全域實施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打造綠色低碳農業產業鏈,推進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全鏈協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理事長余欣榮,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周衛進行了視頻主題演講,中國農業科學院、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有關專家作現場主題演講。
本屆農交會以“暢通循環、對接產銷、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展會為期4天,期間舉辦開幕會暨農業綠色發展論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產銷專場對接活動、東北地區國產大豆產銷對接會等活動。
(來源: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