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根據6月21日公布的《河南省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持證工作實施方案》,河南省正式出臺職業農民生產技能評價標準,目前職業農民生產技能評價工作已啟動,這也是河南省首次開展此類技能評價。預計今年全省培育高素質農民近10萬人,其中有近7萬人將通過職業農民生產技能評價,首次獲得農業專業技能證書。
為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河南省今年啟動了“中原現代農民展翅行動”,積極推進高素質農民技能培訓和評價持證工作。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編制形成了小麥、玉米、水稻、甘薯、大豆、花生、油菜、芝麻、中藥材、食用菌、牛、羊、淡水魚類、蘋果、葡萄、桃、甜瓜、西瓜、養豬、養雞、水生動物病害防治等21個專項職業技能考核評價規范,于5月16日正式在全省發布實施。
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二級調研員吳秀云介紹,結合農業主導、優勢產業從業人員培訓持證需求,按照不同產業分類,以生產周期全過程為主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創制了河南省農林牧漁業生產及輔助人員專項技能評價規范,21個產業(專業)技能考核評價標準的結構基本一致,評價方式分為理論知識考試與操作技能考核。
以《養豬工職業技能評價規范》為例,其中職業技能等級共分為五級,由低到高分別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對各等級職業農民生產技能作了具體要求,比如豬品種與繁育、飼料配制及使用、飼養管理、豬群保健與疾病防治、豬場環境控制、豬場設備操作與維護等方面。
據悉,“中原現代農民展翅行動”,是緊密圍繞穩糧保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面向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和種養大戶,統籌推進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農業經理人)能力提升、種養加銷能手技能培訓、農村創新創業者培養、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培育“四類并進”的培養行動。河南省堅持“培育持證一體,因產分類施策,增量提質并舉,技能效益并重”,以評價頒證帶領培訓標準化,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與職業對接,打造適應鄉村種養業發展的“豫農技工”品牌。
“圍繞維護國家糧食和保障重要農副產品供給,精準培訓‘豫農技工’,既強壯了農業農村從業人員技術和能力兩個翅膀,又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高素質勞動者。”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胡若哲說。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