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西省持續推進管源頭、管過程、管產品、管標準、管能力、管本質,農產品質量水平總體穩步提升。
目前全省綠色、有機認證產品1603個,年均增速45%,超過國家6%要求。農產品地理標志175個,數量位居全國第四。嵐縣馬鈴薯成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樣板,吉縣蘋果被列入一批歐盟雙邊互認清單產品。
今年山西省強化整頓治理,從源頭上農產品質量。加強受污染耕地利用,利用技術措施覆蓋面已達97.4%。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排查肉牛肉羊養殖場(戶)105362場次,屠宰企業134廠次。開展“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行動,全省出動監管執法人員51941人次,檢查主體3萬余家次。開展食品“百日行動”,規范生鮮乳收購秩序,例行監測199批次,國標指標監測10批次,合格率100%。
為確保農民使用上放心農資,山西省強化農資打假、強化農藥監管,在19種作物創建農藥減量示范基地,舉辦科學用藥培訓650余場4.8萬人次。“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現場咨詢培訓209場次,咨詢群眾6.7萬人次。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建成果菜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3.85萬畝,新型肥料施用面積達到555萬畝,培育科學施肥示范主體1601個、社會化服務組織1140個。
圍繞“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這條主線,統籌推進全省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從生產和監管兩端同時發力,實現了全省農產品質量追溯“一張網”管理,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一做法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來源:山西省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