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種業交易市場簡介
北京市北方種業交易市場創建于一九九六年,既成為我國家集科、工、貿為一體的現代化種子市場,是中關村高科技園區農業高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立與發展在我國農業生產、種子工程的建設中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市場的逐步發展與完善,成為農業生產中重要的種子服務體系,是種業及相關行業新成果、新技術、新品種、新信息的發源地和窗口,是蔬菜品種種類全、質量、價格的交易中心。目前市場已有來自的十幾個省的公司企業及外資企業共60多家公司進駐市場,交易范圍已輻射到的各省、市、自治區,交易額近4億人民幣。形成了既是優良品種的集散地,又是種業信息向輻射的集散地。
市場為種子科研者、生產者、經營者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使他們在公平競爭中求發展,逐步提高自身的實力,走規范自律,共同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種子產業化發展之路。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種類繁多、品種齊全、優質的種源。為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創造有利條件。極大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豐富了城鄉人民的菜藍子。
市場成為眾多科研育種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高速通道。農作物科研育種成果要經過試驗、示范、推廣才能被市場所接受,才能轉化為生產力,而市場正為科研成果的迅速轉化提供了平臺。
市場已成功的舉辦了由貿易協會、北京市農業局主辦的95、96、98、2000、2002北京種子交易會,為參會單位展示自己、宣傳自己提供良好機會,為企業帶來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深受參會代表的好評。同時成功地組織了由種子貿易協會主辦的98海南、99北京、長春、哈爾濱等地椒類新品種展示會,為科研單位、科研與經營單位間了解自己品種及其適應區域,對優良品種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尋找到一條有效的途徑。對促進育種水平的提高,加快良種推廣適度,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深受參展代表的歡迎和好評。
市場九八年被列入大市場行列,并加入了種子貿易協會,亞洲太平洋地區種子貿易協會。為市場及入駐公司參與競爭,迎接入世的挑戰,創造了有利條件。九九年市場以四十多家公司為會員向海淀區工商業聯合會提出申請,經批準成立了海淀種子商會。目前已有會員近100家,商會的成立,標志著海淀種業步入規范自律,健康有序發展的新階段。
市場信息中心已建成自己的種業信息網—中關村種業信息網,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將獲取的大容量的有關種業政策及國內外農業動態,各網員單位及產品通過信息高速路傳遞給網員。目前種業信息網已有網員國內一萬多家企業,國外近千家公司。為網員單位進行信息交流,市場預測,經營決策提供了一個足夠大的虛擬市場,為實現網上交易奠定了基礎。
2000年4月,人大常委員副委員長姜春云及中央、北京市、海淀區有關領導視察了北方種業市場,對市場的工作予以肯定的同時,并對市場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姜春云指出:“種業市場大有可為,希望市場逐步擴大,提次,適應發展,市場要升級。” 按照領導指示的方向,北京市北方種業交易市場改擴建項目——中關村種業城項目,已進入工程項目立項、建設階段,預計項目一期將于2009年建成使用,2010年二期建設使用。屆時,集貿易中心、培訓中心、會展中心、信息中心于一體的中關村種業城,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來至世界各地的客商,為我國種子產業走向世界再創輝煌。
隨著市場的逐步發展、完善,憑借“完善的設施,科學的管理,優質的服務”,依托海淀地理、人才科技之優勢,以市場為龍頭,與您為伴,共創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