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稻Q7-水稻種子-中農發
品種來源:
綠稻Q7系湖北禾盛生物育種研究院用從巴基斯坦引進的Basmati全球優質種質改良而成的恢復系R771與自選不育系16A雜交選育而成的中稻新品種。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38天左右,株型適中,莖稈粗壯,分蘗較強,生長勢好,抗倒性強。葉色濃綠,劍葉中長上挺,葉鞘、稃尖無色,谷粒有頂芒。一般畝有效穗16萬左右,株高121cm,穗長24cm,每穗總粒數268.3粒,結實率85%以上,千粒重27克。成熟期落色好,葉青籽黃。2010年小區測產驗收平均畝產達806.4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極顯著。綜合抗性較好。
品質產量:
出糙率79.9%,精米率69.8%,整精米率63%,粒長6.8mm,長寬比3.6,堊白粒率2%,堊白度0.3%,透明度1級,堿消值6.0級,膠稠度86mm,直鏈淀粉含量17.6%,水分11.5%。綜合指標全部達國家優質稻谷質量一級標準。
2012年在潛江市周磯農場示范種植,理論測產畝產(667m2/畝)高達到880公斤。
栽培要點:
1、合理安排播種期,適量播種、稀播壯秧。在長江中下游作中稻種植,宜于3月底-4月25日前播種,提倡早播,不宜遲播。移栽用種量1-1.5公斤/畝(667m2,下同),秧田每畝播種量15-20公斤。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每畝用80克15%多效唑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達到壯苗增蘗的目的。
2、合理安排栽插密度,適時移栽,插足基本苗。栽插密度:高肥田塊株行距為5寸×8寸,中低肥田塊株行距為5寸×6寸。秧齡控制30天以內,每蔸插2-3粒谷,插足1.5萬蔸/畝,每畝確保基本苗10-12萬。
3、科學肥水管理。大田用肥原則:前促、中穩、后補。底肥占全部用肥量的60%,畝用45%復合肥40公斤,冷浸田配施鋅肥2-3公斤,栽后5-7天,畝追尿素10公斤。曬田復水后,畝追鉀肥10公斤,不施或少施尿素。管水原則: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濕潤壯籽。分蘗期淺水勤灌,苗達20-22萬/畝時,及時落水曬田,孕穗至灌漿期保持一寸深水,收獲前7天灌一次跑馬水。
4、及時防治病蟲害。
5、適時收獲。谷粒85-90%變黃時搶晴收割,禁止曝曬,確保品質。
火爆農資招商網[綠稻Q7-水稻種子-中農發],可直接給該產品留言獲取廠家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