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選145-小麥種子-山農金種子
品種歷程
輪選145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于2011年利用濟支22和169-5Z配組雜交,經系統選育而成。2019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冀審麥20190004;2020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200026;2022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220124。2023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冀審麥20238014。
特征特性
農藝特征:輪選145為半冬性小麥品種,幼苗半直立,葉片寬短,葉色深綠,分蘗力強。株高76厘米,株型較緊湊,抗倒性強,穗層較整齊,熟相較好。穗近長方形,長芒,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畝穗數45.1萬穗,穗粒數33.6粒,千粒重43.3克。
抗性:2016—2017年度接種抗病性鑒定,表現高感小麥紋枯病,高感小麥赤霉病,中感小麥白粉病、慢條銹病,高感小麥葉銹病。抗寒性好,抗倒伏性好。2017—2018年度接種抗病性鑒定,表現高抗小麥條銹病,高感小麥葉銹病,中感小麥白粉病,高感小麥赤霉病,中感小麥紋枯病,抗寒性好。
品質特性:2016—2017年度品質檢測,籽粒容重804克/升,蛋白質含量14.49%,濕面筋含量34.8%,面團穩定時間1.8分,吸水率59.5%;2017—2018年度品質檢測,籽粒容重799克/升,蛋白質含量13.75%,濕面筋含量35.8%,面團穩定時間1.5分,吸水率61%。2019—2020年度籽粒容重804克/升、799克/升,蛋白質含量14.49%、13.75%,濕面筋含量34.8%、35.8%,穩定時間1.8分鐘、1.5分鐘,吸水率59.5%、61%。2021—2022年度籽粒容重829克/升、826克/升,蛋白質含量13.1%、13.1%,濕面筋含量32.6%、33.5%,穩定時間2.2分鐘、2.2分鐘,吸水率63%、63%。
產量表現
2015—2016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77.7千克;2016—2017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2.1千克,比對照濟麥22增產2.30%;2017—2018年度續試,平均畝產509.2千克,比對照濟麥22增產4.80%;2018―2019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南片水地組中作小麥聯合體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9.8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5.5%;2019―2020年度續試,平均畝產539.8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2.7%;2020―2021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7.6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7.6%。2021―2022年度河北豐源聯合體冀中北水地(優質)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2.6千克。
適種區域
輪選145適宜在中國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栽培技術
1.播前造墑:輪選145播種時要求0-20厘米耕層土壤相對含水量70%-80%,在9月中旬可以澆玉米地造墑,達到“一水兩用”,也可以收獲玉米后直接造墑,用水量40-50立方米/666.67平方米。
2.秸稈還田:玉米收獲后秸稈直接粉碎還田,要求粉碎后秸稈長度10厘米以下,呈細絲狀,秸稈還田量2000-2500千克/666.67平方米。
3.施足底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每66.67平方米施小麥專用復合肥(氮:18、磷:20、鉀:7)50千克,硫酸鋅1-1.5千克每隔2年用1次。秸稈還田地塊加施尿素15千克。
4.精細整地:耕深達20厘米以上,旋耕整地的需旋耕2-3遍,耙碎耙透,地面平整,上虛下實,深淺一致,表土細碎,而后再播種。
5.藥劑拌種:用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克加1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30克兌水2-3千克稀釋,使用噴霧器均勻噴拌小麥種子50千克。要求邊拌邊噴,拌后堆悶2-3小時,待種子將藥液吸收后,在陰涼處充分晾干,存放備播。
6.播期:輪選145的播種時期為10月5—15日,適播期內播種基本苗23萬左右,播期推遲、整地質量差、墑情較差時適當加大播量。推薦播種方式為15厘米等行距種植,播種深度3-5厘米。
火爆農資招商網[輪選145-小麥種子-山農金種子],可直接給該產品留言獲取廠家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