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四季度農藥市場風向標
環保約束在兩個方面影響農藥行業:一方面生產亂象得到抑制,小產能因為環保成本提升會淘汰部分企業,環保勝出的企業會獲得發展機會;另一方面,產品供不應求導致漲價,企業以量換價,不僅企業能實現利潤增長,政府也能保住稅收。
環保部原總工程師楊朝飛介紹,2017年底我國將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同時將大幅度提高企業違法排污成本,對工業企業尤其是農藥企業而言,不僅要達標排放、杜絕偷排,還要主動進行技術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安徽中農縱橫農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張波認為,農藥供給將長期維持緊張,行業集中進程有望加快,龍頭企業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以草甘膦為例,2017下半年預計市場維持在1.9-2.4萬元/噸。原因如下:,2017年下半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完成對四川、山東等省的檢查,進一步落實前期的環保成果以及企業兌現的環保承諾;第二,2017年原計劃投產草甘膦產能,并沒有正式投放市場;第三,甘氨酸等中間體價格,因冬季采暖可能限產,從而推漲原藥;第四,農藥制劑出口退稅如能成功調到8%-13%的檔位,將更大程度上刺激相關農藥出口。其他農藥產品影響因素和草甘膦大多相似,各種因素疊加,屆時我國農藥產品有望迎來年內第二波行情。
農藥出口將整體復蘇
2013年以來,農藥庫存面消化較為激烈,整體庫存連續三年下滑。孟山都、先正達、杜邦等廠家庫存自2013年以來持續下降,在2016年年底這些公司的庫存均達到近五年來的新低:孟山都庫存在2016年降至32億美元;先正達連續三年去庫存,2016年底達到38億美元;杜邦2016年底庫存為56億美元。從周期上看,巨頭連續三年的去庫存階段已基本結束,即將進入新一輪補庫存,我國農藥原藥出口量也將隨之上漲。
當海外庫存消化降低時,企業會先提升自身開工率以滿足需求,進行庫存效益管理,但隨后也進入補庫存狀態,以避免供需矛盾進一步惡化。下半年的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出口將出現整體復蘇,國內市場整體需求相對穩定。從監測數據來看,下半年殺菌劑需求仍然保持旺盛,除草劑需求一般,殺蟲劑市場需求較差。
政策面短期壓力猶存,長期轉為利好
2017年上半年,我國農藥行業和農藥保持同步,行業整體實現恢復性增長,預計全年行業運行表現為營收微增,利潤增幅擴大。可以說,2017年是我國農藥行業發展關鍵的一年,一方面我國農藥市場緊隨農藥大勢,進入周期向上的拐點;另一方面,我國農藥行業將迎來《新農藥管理條例》《新環保法》等法律法規的大考之年。從短期來看,中小農藥企業未來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農藥企業必須牢固樹立全程農化服務或服務農藥產業鏈某些節點的理念。
從長期來看,多項政策的密集頒布,為市場規范經營,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法規保障,有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未來正規企業和龍頭企業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有望進一步提高我國農藥行業的競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