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藥價格漲漲漲,原藥噸價月漲5萬!周農藥市場延續環保風暴的影響,大部分農藥產品的上游原材料供給端出現停車、開工率低,產品產能持續縮水,促使部分產品市場上嚴重缺貨,甚至斷貨。
與此同時下游端渠道商、貿易商、以及終端客戶開始增加農藥的采購量,造成市場上大部分的產品價格回暖,價格保持堅挺,部分產品價格反彈明顯,同時產品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大。
進入6月,生態環境部印發了《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本次強化督查從6月11日開始實施,持續到2019年4月28日結束。
此次強化督查共動用約1.8萬人(次),督查范圍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11城市和長三角地區。這是繼2017年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5600人次的強化督查之后,一場范圍更廣、人數更多、要求更高、持續時間更長的督查行動。
原藥價格再現上漲
環保洗牌導致原藥市場出現一定程度上漲。根據農資導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數據。
一個月以來,大宗農藥如草甘膦價格上漲3000元/噸,達到2.8萬元/噸。部分緊俏產品出現缺貨,如97%氰氟草酯噸價上漲5萬元/噸,達到24.5萬元/噸高位;芐嘧磺隆上漲3萬元/噸,達到27.5萬元/噸高位;精喹禾靈、炔草酯等原藥價格也出現一定幅度上漲,重現賣方市場。
高價位向制劑生產傳遞
上海某貿易公司負責人在采訪中表示,由于近期環保壓力的升級,部分國內企業將原本放在三季度的備貨提前到6月份;另外經過一年多的渠道消化和持續高價,國外貿易商也逐漸接受高企的原藥價格。原藥價格的上漲,正在逐漸向制劑生產端傳遞。
終端尚未大幅受影響
伴隨多地夏糧收獲,多地也陸續進入秋糧播種季節,農藥銷售量逐漸增長。記者采訪了江蘇、云南、河南等地的農資經銷商,經銷商表示,部分終端農藥產品價格有所微調,但漲幅不大,供應仍正常,原藥漲價潮尚未傳遞到銷售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