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產量不減反增,而下游除部分復合肥廠家適量補充原料之外,農業需求基本停滯,市場整體處于觀望狀態。如今增值稅已被企業自行“消化”,尿素價格卻還在下滑,市場未見啟動。筆者認為,行情止跌或者價格底線只能以印度招標和國內主流尿素企業的生產成本作為參考,本輪尿素觸底價或在1400~1430元(噸價,下同)。
國內尿素市場缺少利好支撐,價格連續走低。此時印度招標又來了,雖然比傳言的8月底公布消息晚了一些,也或多或少給業內帶來一些期待。
回想歷次招標印方抄底的心態以及差強人意的結果,大家對9月11日截標的印度采購并沒有太高期待,至于操作,大多數廠商都是“有心無力”。9月11日貿易商公布本輪投標結果,低價格是來自Karaikal的274.33美元的到岸價。除去海運費和貿易商利潤,尿素離岸價大概核算到262~263美元。
這樣的結果業內預料到了,不過實際結果比之前預期的265美元的離岸價還低了一些。如果按262美元離岸計算,去掉增值稅和關稅以及港雜費用,國內集港價已不足1510元。因此,8月下旬到9月初那些以1540~1560元賭集港的廠商日子就不太好過。
按照此番招標價推斷,國內企業出廠價僅能核算到1420~1440元?梢酝茢啵耗壳吧綎|尿素1480~1510元的主流出廠價若做出口,降價是必然的,與印度招標60~70元的價差也是廠家競價的“痛點”。原本在增值稅問題上已經做出“含稅不加價”妥協的工廠,如今又要在出口貿易上讓步,的確是尿素產業處境尷尬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