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作為精品鋼制造以及物流等相關產業集聚輻射區,生態、生活、生產協調的具有輔城功能的現代化濱江新城區,農業走的是現代都市型農業的發展道路,堅持“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統一”的原則,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以優化農業結構為前提,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以現代農業裝備為手段,以產業化、標準化為依托,積極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精品農業,努力建設集生態功能、服務功能、經濟功能于一體的與寶山現代化新城相匹配的現代都市農業。
2009年,全區現代農業加快建設,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72億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種植業產值2.70億元,下降9.4%。林業產值0.46億元,增長10.9%;畜牧業產值1.83億元,下降21.1%;漁業產值0.21億元,下降39.9%。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284.2公頃,糧食產量1.46萬噸,增長4.3%;蔬菜播種面積2343.3公頃,蔬菜產量7.23萬噸,下降25.1%;果樹面積300.3公頃,水果產量5840噸,增長15.3%。
大力推進農業規模經營。至年末,全區已建立集體合作農場45個,規模經營面積2266.7公頃,吸納本地農民就業2185人,糧食生產全部實現集體規模經營。“寶農34”大米獲得上海首屆優質稻米品鑒評比金獎。提升農業現代化裝備水平。至年末,全區農機總動力(含排灌機械)達到2.9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6%;全年投入1623萬元對287.3公頃糧田和161.1公頃設施菜田實施綜合改造和建設,投入583萬元購置農業機械423臺(套)。